属于我童年的记忆,泸州的娃儿应该都看得懂,80后,也应该看的懂
我是地地道道的泸州人。我认为,只要在农村长大的孩子,都会经历类似的童年——吃的东西、耍的东西。

稿秧泡儿,每到稿秧子的时候就有,那时候田坎上到处都是。

好吃得很!


蛇泡儿,大人说,吃了这个东西逗蛇咬,我吃过,有一点点甜。

我是经常遇见蛇,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吃了这个东西的关系。


桑泡儿,书面语叫桑葚,很好吃的桑树果果,经常吃得嘴巴黑漆漆的。然后回家后挨顿骂,因为怕吃到打了药的。
现在人工种植的好像是没那哈儿那种味道了。


牛奶奶,酸甜味,微涩。小时候经常在放学路上找着吃。


最隆重推出美味的“地瓜”,
十分香甜,田坎上的母猪地瓜居多,山坡坡上的肉猪地瓜 居多。你们还记得“六月六,地瓜熟;七月半,地瓜烂”这句话吗?这个有我们小时有两种分类的,图片上这种能吃的称为“肉猪地瓜”,另外一种里面是黑色的不能吃称为“母猪地瓜”。我估计这两种区别 是书上说的雄雌的区别吧,但到底是不是我表得。



酸叽草,放一片叶子在嘴里嚼起吃,酸得清口水长流~~


杨槐花,这花心是甜的。
放学路上经常摘一大把,边走边吃。



苦菁儿,书上说叫野香葱葱。拿来当佐料拌凉菜或者炖汤里面都很香。


我搞忘了这个是撒子东西,反正曾经也是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!


碧碧响,这是个好东西,摘下来,掐断取前部分,把里面挖空,放嘴里,能吹出清脆的声音,很好玩的。
主要长在麦秆中间或山坡上,我们以前常常一包包一包包地摘来揣在身上,然后,一颗一颗地剥出来就往嘴里塞,再通过一根小竹筒吹出来打人,射程30米,还有杀伤力。那种感觉就跟打机关枪差不多,只是射程和你的肺活量有很大关系。哈哈,很有趣!



爬海,小时候,在炎热的夏天,我常和小伙伴们去河沟边掰爬海,手指经常被夹……
,

直接在锅头炸来吃,大爪爪里面的肉还可以。


笋子虫,小时候,为了捉到更多的笋子虫,常常兴致勃勃地在竹林里钻进钻出的,将抓到的笋子虫,带回家,把它们的前足折断一节,再插入一根竹签(常常折插头扫把,哈哈),
摇一摇,笋子虫就会不停地飞,它们的翅膀能扇出风来,就像一个小小的电风扇一样。把它烧着吃那真叫美味。


其实,童年还有很多耍的东西,掏鸟窝、抠鱼鳅,抓黄鳝,弹珠珠,下六满儿棋,飞纸飞机,“斗鸡”、藏猫猫儿、滚铁环……,
那时虽然很清贫,很造孽,但是过得很快乐,很充实,从来没有觉得孤独,从来没觉得无聊。
儿童时代没有钱耍,但是耍的都是自然的自己发明的,大家可能想不到吧,我们其实发明创造的能力很强的

